第五批耗材集采大揭秘,中选率超九成,外资降价超预期

第五批耗材集采大揭秘,中选率超九成,外资降价超预期

滕林伶 2024-12-23 未命名 38 次浏览 0个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昀肖 北京报道 2024年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圆满结束,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两类产品纳入其中。本轮国采延续了高中选率,24家企业中,有23家成功中选,企业中选率高达96%,产品中选率也超过90%。

现场观察发现,集采现场氛围平和,没有出现意外的报价导致的喧哗。结束后,企业代表们纷纷合影留念,对结果表现出满意的态度。

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达到1.1万套,5家企业中选,包括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等外资品牌,以及上海力声特、浙江诺尔康等内资企业。这意味着人工耳蜗类耗材的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共计25.8万个,18家企业中选,涵盖了全球知名外资品牌如美国康蒂思、柯惠、雅培、波士顿科学,以及德国百多力等,同时也包括上海美创医疗、归创通桥等内资企业,产品供应丰富多元。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介绍,高值医用耗材因其技术含量高、针对复杂疾病或疑难杂症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多为一次性使用,因此定价较高。他进一步指出,由于价格高,人工耳蜗等高值耗材在中国的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此次集采中,外资企业的大幅降价,除了稳定现有市场,还看到了降价后,渗透率提高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

对于国产企业而言,虽然会直面外企的价格压力,但集采通过降低经营成本、保证使用等机制,能弥补民族企业在商业化能力和医院准入能力上的短板,也是一大利好。

外资积极参与,低价中标。在国内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市场中,外资均占据主导地位。此次集采中,外资企业的积极参与和给出的低价中标,体现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信心。

人工耳蜗成本高昂,国内渗透率低。据上海证券研报介绍,人工耳蜗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双侧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金标准。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约2780万人,其中740万适合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获新声。但我国人工耳蜗市场渗透率仅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主要原因就是人工耳蜗价格高昂。

此次集采后,人工耳蜗类耗材的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意味着更多的患者能够负担得起,从而提高了人工耳蜗的渗透率。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人工耳蜗的降价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在外周血管支架类产品方面,本次集采广泛覆盖各血管部位的支架产品,既有外周动脉支架,也有外周静脉支架,还有新一代载药支架和有特殊功能的覆膜支架等,保障特殊病变治疗的临床需要。

此次集采不仅降低了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还通过医保战略购买,为更多新药、新耗材、新诊疗项目进入临床应用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医药发展新动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获取。

【图片说明: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标结果公布,企业代表们合影留念,现场氛围轻松满意。】

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第五批耗材集采大揭秘,中选率超九成,外资降价超预期》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